2月16日,医院一名62岁的男性危重患者,疑似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医院的ICU。正在这里支援的西安交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李昊医生立即组织王耀炜医生及严向峰医生对患者进行抢救。该患者意识已经处于模糊状态,四肢脉搏极为微弱,全身可见皮肤花斑。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李昊,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死亡!吸氧、心电监护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采集血液标本,一整套针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措施立即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当心电监护显示心室率只有30次/分时,李昊发现患者很明显不符合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于是紧急进行了床旁十二导联心电图。II,III,aVF导联ST段弓背样抬高,床旁超声提示右室基本不动,这是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的症兆,患者需要尽快接受PCI或者溶栓治疗,才能挽救生命。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而这个特殊时期,医院并不具备PCI的条件,也没有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看着患者绝望的女儿,李昊的脑子里不断地思考着可能的解决办法,这个时候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将关系患者的生死。远程会诊!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候,李昊想到了向西安交大一附院的心血管专家求助。当了解了该患者目前的情况和处境后,心血管内科吴岳教授立即请袁祖贻教授及田刚教授进行远程指导,医院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临床处理原则的专家共识》,袁祖怡教授指示,患者新冠肺炎合并急性心梗,诊断明确,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立即就地抢救,尽早溶栓!如此大面积的心梗患者,在溶栓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致命的再灌注心律失常、低血压等风险,为保障溶栓期间患者的安全,吴岳教授通过“心血管远程支持武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decarbonblack.com/xlsczlzn/8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