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律失常治疗 >> 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 >> 正文 >> 正文

关于合肥市棚户区改造,一起来看看这场新闻

来源:心律失常治疗 时间:2020-8-26
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910787.html

真抓实干创先争优

——国务院督查激励专项工作巡礼系列

新闻发布会第五场

“聚力改造棚户区

汇智托起安居梦”

今天(5月21日)上午9:00

正式召开

下面请跟随小布的脚步

一起走进新闻发布会现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住建厅的具体指导下,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棚户区改造的决策部署,牢记“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群众觉得好,才是真的好”,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有效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缓解了城市内部二元矛盾,提升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年,我市科学规划,多措并举,持续积极推进棚改工作,新开工棚改安置房套,基本建成棚改安置房套,均全面超额完成国家和安徽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新开工量和基本建成量均位居全省前列。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报,对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合肥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获督查激励。

为推动棚户区改造,我市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一是建立领导机构。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市发改、财政、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形成市政府统揽、房产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分工、市县(市、区、开发区)联动的工作局面。二是强化统筹推进。实行保障性安居工程巡查督查、定期通报、专项检查和督办等制度,动态掌握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全面指导、实时跟踪、及时协调。三是加强目标考核。将棚户区改造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县(市)区、开发区年度综合考核范围,分解目标任务,完善考核办法,量化考核指标,落实目标责任。

(二)坚持群众路线。一是尊重群众意愿。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立项阶段,群众自愿率须达到90%以上方可立项,征迁安置方案同意率达95%以上才能实施改造。二是征求群众意见。在改造过程中,组织群众民主推荐成立自治帮扶小组,全程参与征迁安置工作,创新采取“红手印”、“感恩墙”、“一封家书”等方式,与群众共同研究解决改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三是接受群众监督。“三榜公示”是我市多年来实施棚户区改造的经验提炼,也是一项彰显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创新,由区、街会同群众自治组织,将搬迁人数、房屋面积和征迁安置方案要点分别在社居、街道、辖区政府和市级新闻媒体上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三)明确补偿标准。一是坚持拆违在先。始终贯彻“先拆违后征迁”的改造原则,坚持阳光征收、规范征收、和谐征收。二是出台补偿办法。出台《合肥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合肥市被征收集体土地上房屋补偿安置办法》,做到安置补偿有政策依据。三是统一补偿标准。做到征收补偿政策统一、标准统一,一把尺子量到底。对征收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按照人均30平方米建筑面积实行产权调换,产权调换后的剩余有效建筑面积按照单位平方米造价予以补偿,产权调换后安置对象可按照元/平方米人均申请增购15平方米建筑面积;对征收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按照套内面积“征一补一”,按产权调换房屋实际公摊系数计算产权调换建筑面积,被征收人可按产权证每户按建筑安装成本价增购不超过15平方米建筑面积。

(四)落实保障政策。一是确保土地指标。棚改安置住房建设用地纳入全市土地用地计划和供应计划优先安排,在申报年度用地指标时单列,做到应保尽保。二是落实规费减免。严格落实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减免政策,建设单位根据批准的规划方案和人防部门意见建设人防工程的,免收人防异地建设费。同时,还就减免流程做了详细规定,减轻了改造成本负担,减少了安置房建设的审批环节,加快了建设进度。三是落实资金保障。在落实地方财政棚户区改造资金的同时,积极争取棚改补助资金和发行专项债券。年累计争取中央和省各类补助资金10.39亿元,争取发行棚改专项债券62.13亿元。年,截至目前争取中央补助资金4.57亿元,申报发行专项债券51.01亿元。四是完善配套保障。将棚户区改造与社区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相结合,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另外,除按规划要求配套建设公共设施外,按照总建筑面积的5%配建商业用房,出租经营收入用于弥补物业服务开支和电梯、消防等设施设备应急大修等费用。

(五)确保工程质量。一是严格建设程序。对照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相关规定,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等相关制度。二是严格质量监管。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部纳入质量监管体系,定期组织开展棚改安置房建设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档案。在明显位置永久公示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负责人,接受社会监督。三是严格承接查验。加强日常监督和巡查,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明确工程质量检查要点,全面实施并严格执行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坚持“分户验收”,没有实行物业承接查验的项目,一律不得交付使用,确保被征迁群众住上放心房。

(六)打造特色亮点。一是采用装配式建筑。充分利用装配式建筑在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缩短工期等方面的优势,在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中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推动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相继开工建设了滨湖桂园、润园、磨店家园一期等装配式建筑项目。二是突出因地制宜。针对棚户区改造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改造方案,例如曾被称为“公园工厂”的安拖东村,留有许多老安拖人种下的香樟树,在棚户区改造规划设计中,对香樟树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保存,围绕老树打造复层绿化,尽可能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延续文化传承。三是强化党建引领。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例如在安拖东村项目改造过程中,党员同志从自身做起、积极配合,率先签订协议;街居党员干部以住户方便的时间为自己的工作时间,发挥忘我精神,舍小家顾大家,开创了“以党建带改造,以改造促党建”的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棚户区改造的实施,在改善民生、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切实改善了民生。居住在棚户区中的群众大多经济能力欠佳,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使这部分经济收入较低、生活困难、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住房问题的困难群众居住环境焕然一新,改善了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同时,棚户区改造还有助于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消除棚户区中的不稳定因素。

二是提升了城市品味。我市二环内棚户区大多位于城市主要干道两侧,居住拥挤、交通阻塞、建筑破烂。通过实施改造,改变了城市面貌,让建筑变高、道路变宽、环境变美;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变了城市基础设施条件,解决了老城区市政设施和教育等配套相对滞后的症结,提升了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三是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对集中连片棚户区实施改造,盘活了存量土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价值和利用效率,使稀缺的土地资源得以再生利用,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是促进了经济发展。棚户区改造投入的资金量大,能够对经济产生联动作用,带动多个产业共进发展。另外,棚户区改造还直接刺激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因此棚户区改造的大量资金投入,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五是密切了党群关系。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各级党员干部工作在基层,战斗在一线,通过有效化解矛盾和问题,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同时,通过棚户区改造,让广大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稳定了民心,棚户区改造居民普遍对棚户区改造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棚户区改造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是老百姓欢迎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市发展目标,认真落实“五高地一示范”工作要求,抓好资金保障,确保工程质量,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加快项目竣工交付,让更多棚改群众早日住上新房,早圆安居梦。

发布会结束后

小布随记者团一行人前往位于

庐阳区亳州路与昆仑路交口的畅和家园

实地参观了畅和家园的改造项目

据了解,畅和家园是我市年棚户区改造项目,总投资3.6亿元,总建筑面积14.5万平米,建设7栋套住宅,建设商业、农贸市场、幼儿园、地下车库、社区卫生服务站、物业用房、配电房、公厕、门卫等配套设施,容积率为3.16,绿地率36%。小区为每户安装太阳能、厨房洗菜盆、卫生间洗脸盆、马桶、淋浴器,厨卫均铺贴墙地砖,户内安装门窗,墙面和地面涂刷乳胶漆。于年12月全部分配入住。

征迁前小区风貌

征迁阶段

建成阶段

信息来源:合肥发布

市房产局召开物业管理重点工作推进会议党员干部要永远保持“三股劲”!“老”小区迎来了“新”管家瑶海区国资公司助力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难题县(市)、区(开发区)物业管理工作动态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decarbonblack.com/xlsczlyc/5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