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浦肯野纤维离体实验所得的药物电生理效应及作用机制,可将抗心律失常药分为四类,其中Ⅰ类药又分为A、B、C三个亚类。
Ⅰ类—钠通道阻滞药Ⅰ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丁安安」,即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
Ⅰ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多美英」,即利多卡因,美西律,苯妥英钠;
ⅠC类:明显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氟卡尼等药。
很多人觉得这个最难记,其实就一句话:慢长,不短,慢慢长。
慢长:IA类,作用原理是减慢心率,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APD);不短:IB类,作用原理是不减慢心率,缩短APD;慢慢长:IC类,作用原理是减慢心率,减慢传导,轻度延长APD。
Ⅱ类—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它们因阻断β受体而有效,代表性药物为普萘洛尔。
Ⅲ类—选择地延长复极过程的药它们延长APD及ERP,属此类的有胺碘酮。
Ⅳ类—钙拮抗药它们阻滞钙通道而抑制Ca2+内流,代表性药有维拉帕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adecarbonblack.com/zlxlscyy/7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