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律失常治疗 >> 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 >> 正文 >> 正文

新华社发布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及规范用

来源:心律失常治疗 时间:2020-8-15

来源:人民网

版权声明:感谢原作者的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新华社在《新闻阅评动态》第期发表《新华社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第一批)》中规定了媒体报道中的禁用词,到处都体现了人道主义和主权意识。在我们日常的新媒体宣传中也要注意避,免出现禁用词。

新增的时政社会生活类词汇中强调,对国内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不使用“老板”。报道中一般不有意突出某一类型群体或某一种身份。如灾祸报道中,不使用“死难者中有一名北大学生,其余为普通群众”的类似提法。

另外,新闻媒体和网站应当禁用的不文明用语有38个,例如“装逼、草泥马、特么的、撕逼、玛拉戈壁、爆菊、JB、呆逼、本屌、齐B短裙、法克鱿、丢你老母”等。

法律法规类类词语中,不宜称“中共XX省省委书记”“XX市市委书记”,应称“中共XX省委书记”“XX市委书记”。除对过去特定历史时期的表述外,不再继续使用“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称谓。

在表述民族宗教类词语时,不得将香港、澳门与中国并列提及,如“中港”“中澳”等。不宜将内地与香港、澳门简称为“内港”“内澳”,可以使用“内地与香港(澳门)”,或者“京港(澳)”“沪港(澳)”等。

此外,“村长”、“村官”、“解放前(后)”、“新中囯成立前(后)”、“前苏联”、“深港一体化”、“一带一路”战略等过去惯用提法,也在禁用词之列。

百度搜索“一带一路”,从网媒到政府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decarbonblack.com/xlsczlyc/56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