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选出最近几年风头最劲的生物医药公司,那么吉利德公司肯定会榜上有名。凭借Sovaldi惊人的治愈率以及高昂的利润,这家成立不到30年的生物技术公司不仅迅速称霸丙肝市场,并且一举击败强生、辉瑞、罗氏、诺华等巨头,夺得《年美国处方药销售TOP15制药公司》状元,让众多老牌生物医药公司都望尘莫及。
然而,就在人们还在畅想吉利德公司的Sovaldi能够打破多少记录时,法国的研究人员却通过研究发现这一药物或许存在着不小的隐患。
根据科学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报上的研究显示,Sovaldi或许会导致一些患者出现不正常的心率下降。研究人员在年调查了名使用了Sovaldi治疗的丙肝患者,结果发现有三名患者(2名男性,一名女性)在用药的前十天出现了心率下降的症状。最后,三名患者都植入了心脏起搏器。这一消息无疑给如日中天的Sovaldi蒙上了一层阴影。
巧合的是,就在这一结果公布之前的一个月,艾伯维开发的同类药物ViekiraPak也出现了药物毒性的报告。一些使用该药物的患者因肝脏衰竭而死亡。这些无疑都为目前的丙肝药物疗法研究者和FDA等医药管理部门敲响了一记警钟。在文章中,研究人员建议首次使用Sovaldi或含有这种药物成分的联合治疗方法的患者最好实时监控自己的心率,防止类似的现象出现。不过研究人员目前并不清楚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
而吉利德公司认为对这一情况下定论尚为时过早。因为使用这一药物的患者在使用Sovaldi的同时还在使用其他药物。吉利德公司发言人表示在单独使用Sovaldi的患者群体中并未发现这种情况。并且这也不是第一次出现这一现象。年1月,在一项有名患者(daclatasvir与sovaldi联用)参与的调查中,有四名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年3月,美国FDA发布警告,称sovaldi与其他药物联用可能会导致患者心律变化。
尽管吉利德公司看上去对这一结果表示毫不担忧,但是想必公司在私下已经开始谨慎评估这一问题。毕竟面对众多生物医药公司的虎视眈眈,稍有疏忽大意,吉利德就有可能被拉下神坛。
NEJM:丙肝药索非布韦对心脏有潜在的毒副作用?
来源MedSci编译Mechront
索非布韦是丙型肝炎病毒(HCV)核苷酸类似物NS5B聚合酶抑制剂,适用于作为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中的组合成分治疗慢性丙肝(CHC)感染。目前有超过90%的慢性HCV患者在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且有报到称该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率<5%。
年1月2日到年12月31日,来自法国巴黎Cochin医院医生发现在该院的名使用索非布韦+达卡他韦/西米普韦/利巴韦林治疗患者中,发生了3例严重心动过缓事件(-1-2~12-31)(分别为患者1、2、3)。
开始索非布韦治疗的10天内,患者2、3出现了症状性心动过缓,伴有晕厥发生。患者1、2、3出现心动过缓的原因分别是:窦房结功能障碍、窦房结功能障碍、间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停止普萘洛尔治疗后窦房结功能障碍仍存在。患者2停止索非布韦、西米普韦、胺碘酮治疗后,窦房结功能障碍问题得到解决。不过当再次使用索非布韦(+利巴韦林)治疗46天后,心脏传导异常情况再次出现。
接着对3名出现心律失常患者植入起搏器。不过患者1在索非布韦治疗期间,仍有26%的时间是心房起搏心律。停止索非布韦治疗3个月后,心房起搏降低到4%。
常见的心动过缓病因的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障碍和心肌缺血等均不能解释上述情况。患者2,胺碘酮和西米普韦间相互作用可能是导致心动过缓发生的原因之一。但是西米普韦与46天后的复发没有关系。然而,胺碘酮的半衰期很长,当再次使用索非布韦治疗时,残余胺碘酮导致的复发也是可能的。
除了以上3起心动过缓事件外,年1月,索非布韦+达卡他韦治疗的名患者中发生了4例心动过缓,当时法国国家药品和健康产品安全机构发布了在线警告。年3月,FDA警告说:使用索非布韦+其他抗病毒药物联合胺碘酮治疗HCV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严重心动过缓。
目前关于该不良反应的病理生理机制并不清楚。临床上治疗时,对含索非布韦治疗方案的潜在心脏毒性应提高警惕,包括对其他药物的评估、对患者心动过缓风险因素的认识、和治疗过程中心脏节律的监测等。
原始出处:
HélèneFontaine,ArnaudLazarus,etal.BradyarrhythmiasAssociatedwithSofosbuvirTreatment.NEnglJMed;:-
了解更多新药研发进展下载生物谷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madecarbonblack.com/xlsczyzl/5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