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的八月骄阳似火,首届亚太地区全三维心律失常消融治疗培医院心脏中心胜利召开。医院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全三维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的中心,被入选为国内第一批接收国际培训的三个中心之一。在8月4日,我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迎来了首批5位来自亚太地区的心脏电生理医生学员。
培医院党委书记、心脏中心主任陈晓敏教授热情洋溢的致辞中隆重开幕。在理论学习环节,心律失常诊疗中心主任储慧民教授做了精彩演讲,详细阐述了我院首创的“EASTAR”(ElectroAnatomicSoluTionforAllarRhythmias)理念。
多年来,每一位EP术者都饱受射线的伤害,对于他们最好的自我保护方法就是减少射线暴露。然而,在传统二维的手术方式下,大量的射线暴露在所难免。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理念,一种能够保护我们远离射线伤害的理念,它就是“EASTAR”(ElectroAnatomicSoluTionforAllarRhythmias)——全三维心律失常解决方案。这一来自中国的全新理念,依靠电解剖标测系统(如CARTO3),在理论上能够以更少射线、更加有效及更加安全的方式解决所有心律失常问题。
“EASTAR”作为诊疗理念,其核心是通过充分利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最大程度将手术方式贴近全三维治疗各种心律失常,既将患者遭受射线伤害的风险减至最低,又能大大提高心律失常标测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开展全三维治疗的7年来,我院心律中心通过对“EASTAR”理念的贯彻和实施,使我中心的心律失常诊疗水平一直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造福了大批心律失常患者。如今,通过会议交流、学习班、手术指导等方式,该此先进理念正进一步向国内其他省市以及国际推广,使更多患者获益。
“EASTAR”不仅能够大大减少术者的射线暴露,还有许多传统二维方法不能取代的优点:标测更精确,减少无效消融;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更高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更安全;导管可视化,与X线成像互补;能够呈现给术者更好的三维解剖结构;更好地锻炼术者的空间想象能力;缩短学习曲线等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颗EP界的“东方之星”,一定会掀起一股“绿色电生理”的狂潮,引领整个EP界的变革,造福所有的EP术者。
此次为期2天的培训班采用讲与学结合模式,由我院心律失常诊疗团队的郁一波医师、杜先锋医师、何斌医师、丰明俊医师和刘晶医师分别以全英文报告了《射线的危害》、《EASTAR:消融室上速的获益》、《EASTAR:房室结折返性室上速的消融》、《EASTAR:左侧旁道的消融》和《室上速的鉴别诊断》等精彩内容。理论授课结束后,学员们参观了医院中心导管室,并观摩了数台全三维室上速手术。储慧民主任现场对学员们进行了讲解和指导,学员们反响强烈,表示对“EASTAR”理念一致认可,不断向储主任及医院心电生理团队各位医师请教各个技术细节,现场讨论互动气氛热烈。
学习班闭幕时,学员们表示收获颇丰,对中国老师们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同时,本届培训班的顺利开展也为医院心律中心的国际推广发展建立了桥梁和平台。
▲图1.传统方法与电解剖导航系统(EASTAR)在心动过速基质标测时的透视时间对比。灰色代表传统方法,白色代表电解剖导航系统
▲图2.不同介入手术中传统方法与EASTAR的射线暴露对比
▲图3.EASTAR优势总结
REVIEW
··相关文章书心剑律|轻度心衰患者植入CRT能获益吗?
书心剑律|长程持续性房颤术中转复窦律究竟好不好?
书心剑律|磁共振兼容起搏器的安全性评估
>>>本文由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独家供稿
《书心剑律》门诊新视野and转载请注明:http://www.madecarbonblack.com/xlsczlyc/5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