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导联下移≤0.05mV
V1-V上移≤03mV
V3≤0.5mV
V4-V6上移≤0.1mV
T波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振幅≥同导联R波的1/10Q-T间期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0.3-0.44s,长短与心率快慢有关u波心室后继电位振幅大小与心率快慢有关,低K+时,明显增高第一节概述一、心律失常的分类
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1.窭房结心律失常1.生理性:干扰及干扰性房室分离(1)窦性心过速.病理性②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房室交界区性、房室折返性室性)()窦性心动过缓
(3)窦性心律不齐
(4)窦性停搏
.异位心律失常
(1)被动性异位心律
①逸搏(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
②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主动性异位心律
①期前收缩(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②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房室交界区性、房室折返性室性)
③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④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1)心脏传导阻滞
①窦房传导阻滞
②房内传导阻滞
③房室传导阻滞(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阻滞)
④(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室内阻滞
()折返性心率:阵发性心动过速(常见房室结折返、房室折返和心室内折返)。
3.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如预激综合征
正常冲动从窦房结一结间束(分前、中、后柬)-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分左、右束支,左束支又分前支和后支)-浦肯野纤维-心室。
二、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1.冲动形成异常自律性异常和触发活动,都可导致冲动异常发放。
.冲动传导异常折返是快速心律失常的最常见发生机制。产生折返的基本条件是传导异常。
冲动传导至某处心肌,如适逢生理性不应期,可形成生理性阻滞或干扰现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adecarbonblack.com/xlscwkzl/7937.html